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

发布者:1309005发布时间:2022-05-13浏览次数:10

图片

 2022年第3期

-亚太热点透析-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顾与前瞻 / 刘德有
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中的知识追求和学科建制 / 周方银
-海洋动态观察-
中国海权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限度和路径 / 李冠群
美国海权理论的发展演进与“分布式杀伤”概念研究 / 杨  震
-区域安全探讨-
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削弱东盟中心地位的战略行为分析 / 周士新
中美台海博弈的风险变数和危机管控 / 曹  群
-国际政治聚焦-

自主—依赖困境:澳大利亚的海洋战略调整 / 李  途


------------- ◇ -------------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顾与前瞻

刘德有
   内容提要:回顾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年中日能够实现邦交正常化,离不开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睿智努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他们克服重重阻碍和困难,为两国民众幸福与世界和平发挥政治智慧,充满勇气地共同做出了英明决断。中日两国民间推动中日关系发展也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中日复交5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日本的政治生态也出现了许多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是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展中日关系,要恪守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高举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增进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加强文化、教育交流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交流,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关 键 词: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复交  50周年  中日关系  中日友好  民间交流
   作者简介:刘德有,中国文化部前副部长、中华日本学会名誉会长

  

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中的知识追求和学科建制

周方银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面临更准确了解外部世界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有重视区域国别的传统,相关方面的研究总体较为繁荣,但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存在明显滞后。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区域国别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某些特殊挑战: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中要追求整体性知识还是选择性知识,是追求特殊知识还是一般知识,建立独立学科建制还是建立混合学科建制?区域国别研究需尽快形成自身的基础理论群、主要研究范式和相关中层理论,增强研究人员的学科归属感。要通过区域国别的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在知识探索、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步。
   关 键 词: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学  学科建设  整体性知识  特殊知识  学科建制
   作者简介:周方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地区秩序转型背景下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研究” (编号:22ZDA128)


中国海权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限度和路径

李冠群
   内容提要:中国日益成长为“全球性大国”并快速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已经是国内外各界的共识。中国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外贯彻自身意志,必须进一步加强海权实力的建设。中国有必要充分考虑海权战略的远景目标,通过海权建设助推两岸统一、确保海外利益、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中国海权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应以当下海权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作为唯一参照,不会重复英美海权无限扩张的发展路径,也不应局限于先天地理条件的束缚。中国海权发展要以国家实力发展的预估为限度。为了实现海权建设的远景目标,中国必须壮大海军力量、加强对外安全合作和对外经济合作,在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中助推全球海洋秩序走向公正、合理、安全与稳定。
   关 键 词:中国海权发展  中国海军建设  地缘政治  全球性大国  全球海洋秩序  美国海权
   作者简介:李冠群,南京师范大学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海洋秩序重塑背景下的中国海洋安全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编号:18BZZ043)


 美国海权理论的发展演进与“分布式杀伤”概念研究

  震
   内容提要:美国是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也是最大的海洋国家。其海权理论发展的创始阶段,以马汉海权论的诞生为标志。第二阶段的标志性理论是莱曼的制海权理论。第三个阶段以美国海军战略转型为标志,是海权理论在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发展与演进。美国海军的战略转型的第一阶段,是以《由海向陆——为美国海军进入21世纪做准备》体现的作战概念为代表,侧重于运用制海权;第二阶段则以“分布式杀伤”概念为主,显示美国海权理论重回夺取制海权老路。“分布式杀伤”概念为代表的美国海军战略转型新阶段,注重新技术的运用、服务于大国竞争理念以及强调水面舰艇的作战应用。“分布式杀伤”概念的推进,恶化了大国关系,并在地缘政治领域激化海权矛盾,加大反干预作战难度。对此,应从强化电子战能力、提高反舰作战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有效应对与反制。
   关 键 词:美国  海权理论  分布式杀伤  海军  战略转型
   作者简介:杨震,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重点课题“‘海洋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东海问题研究”(编号:CAMAZD20191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资助项目(编号:SML2020SP005)


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削弱东盟中心地位的战略行为分析

周士新

   内容提要:美英澳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显示出强烈的进攻性,不仅对国际和地区核安全秩序构成严峻挑战,而且对东盟在地区多边架构的中心地位造成严重威胁。美国努力维持其在“印太”地区的领导权,背离了其尊重东盟中心地位的承诺。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削弱了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效率,侵蚀了东盟中心地位的基础,减弱了东盟塑造“印太”地区秩序的能力。东盟成员国之间虽然意见分歧,但仍试图通过坚持自己的规范性原则,包容并消解其负面作用。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与东盟无法相互适应,双方在许多安全议题上难以趋同和达成共识。东盟宜保持战略定力,以集体行动应对来自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的挑战。
   关 键 词: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  AUKUS  东盟  中心地位  排外型多边主义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印太战略
   作者简介:周士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周边外交室主任,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海洋治理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7ZDA172) 


中美台海博弈的风险变数和危机管控

  群
   内容提要:近年来,美国不断纵容支持“台独”势力,大肆炒作中国大陆对台“军事施压”,造成台海局势高度紧张。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以台制华”战略,在继承前任诸多涉台政策“遗产”基础上“加倍下注”,通过“切香肠”方式日益掏空虚化一个中国政策,与盟友加强涉台勾连,大搞“三海联动”,甚至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行动进一步升级。随着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的推展,台湾当局“挟洋谋独”行动或将加码,美国在涉台问题上小动作也将更多,今后中美台海博弈面临的风险变数将会持续增大,中美在台海“冲突”的可能性攀升。中美有必要协商在“战略”和“技术”层面上共同推进建立信任措施与危机管控合作。
   关 键 词: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台海博弈  一个中国原则  海上危机管控  防空识别区
   作者简介:曹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外国防空识别区现行规则研究”(编号:21FGJB015)


自主—依赖困境:澳大利亚的海洋战略调整

  途
   内容提要:自主—依赖困境,构成了澳大利亚海洋发展战略的核心特征。一方面,对地区安全威胁的认知,决定了澳大利亚需要采取与强国结盟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安全;另一方面,对同盟承诺限度的认识,则决定了澳大利亚必须发展独立自主的国防能力。澳大利亚在“自主防御”与依赖盟国之间的调整、转化与挣扎,不仅贯穿了澳大利亚海洋战略发展的始终,也体现了澳对地区安全环境及澳美同盟关系的认识。从“自主防御”的提出、发展到“回归”,澳美同盟与“自主防御”的关系也经历了相互冲突、相互借重,再到相互补充的过程。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澳大利亚的“自主防御”政策最终回归与强国结盟的传统,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来实现自身安全,但其内在的矛盾和悖论无法避免。
   关 键 词:澳大利亚  海洋战略  自主—依赖困境  自主防御  澳美同盟
   作者简介:李途,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研究专项“美日澳印南海干涉政策及我应对策略研究”(编号:17VHQ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