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政策与战略决策支持平台

[编著]《南海经纬》集刊出版发行

发布者:1309005发布时间:2016-10-20浏览次数:411

 

20164月,由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教授主编的《南海经纬》集刊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涵盖了国内外数十位历史、政治、国际关系、法律、海洋、经济、军事、地理、信息等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权益研究、合作发展、海疆视点、南海随笔四大板块着笔,就南海岛礁建设、南海维权、南海地区经济合作、周边国家关系等当前南海热点话题进行了充分阐述。

南海及其周边海域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海域,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拥有众多的海上通道;南海储存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南海既是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军事战略要道,维护南海及周边海域的安全稳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亚洲地区以及全球安全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南海也是全球主权争端最复杂的地区,波及了“六国七方”(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同时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区域外势力也从维护其自身利益和亚太战略需要出发,借反恐、经济和军事之名,不同程度地涉及和干预南海地区的事务。尤其是菲律宾20131月单方面宣布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端,并提交国际仲裁,对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造成了挑战。中国是最早发现、开发经营、管辖并往来于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国家,在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权益。

本书是学科交叉协同的又一次尝试。以往单一学科各自为战的南海研究,暴露了体制上的问题,割裂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无法形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合理流动与共享利用,难以充分发挥研究主体各自优势。本书反映了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当前的特点——以问题划分平台、以任务为纽带、以项目带动合作的跨单位、跨学科、跨地区的协同研究联合体。既从事基础性研究,又面向对策性的应用研究;既有高校、研究所的教师,又有军队和政府干部;既有穷经皓首的学者,又有驻守过岛礁的军人。不同的研究和工作经历,不同的教育和学科背景,给这本集刊带来了异于同类研究集刊的最显著特点。

南海随笔部分分享了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颖院士率领“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代表团前往加拿大达尔豪谢大学、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和滑铁卢大学访问的诸多经历和感悟。中加两方彼此学习交流并建立正式的合作研究关系,对促进对我国东南海洋疆域的研究、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以及解决海疆权益争端相宜途径之咨询建议提供决策建议提供了很大帮助。

学科交叉和协同是个新课题。要在多个机构间合作,在不同学科间交叉,在不同的组织文化、理念、制度和资源要素之间协同,有相当的难度,反映其研究成果的集刊也难以避免同样的问题。我们希望看到的真正的协同,不仅仅是不同学科、不同风格的稿子的组合,更是各种学科之间理论的移植、平等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以及各具特色的研究取向,学术多样性的提倡和捍卫;而创新呢,则是新观点的发现、空白的填补、通行说法的纠正,以及前人理念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