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

发布者:韩笑发布时间:2023-05-11浏览次数:10



2023年第3期


-亚太热点透析-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回望与思考  /  刘德有

乌克兰危机下国际能源供应链断裂重组及其战略影响  /  冯玉军  张  锐


-海洋动态观察-

大国海外港口支点战略及模式选择  /    旭

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规则”  /    群

日本海洋军事战略动向及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  /  张晓磊


-区域安全探讨-

美日跨领域防卫合作评估:战略考量与现实挑战  /  王竞超


-国际政治聚焦-

地缘政治变局与澳大利亚南极政策新动向解析  /  郑英琴

 

------------- ◇ -------------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回望与思考

刘德有

内容提要: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和正式生效,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它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望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曲折过程,“反霸条款”问题成为条约迟迟未能签订的主要原因。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决断下,中日友好终于结出硕果——成功地实现了缔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灵魂是和平友好,中心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条约的精神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信守。   

词: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缔约谈判  反霸条款  和平友好   

作者简介:刘德有, 原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日本学会名誉会长(北京 邮编:100007)


 

乌克兰危机下国际能源供应链断裂重组及其战略影响

冯玉军  

    内容提要:乌克兰危机不仅对冷战后欧洲安全秩序造成了剧烈冲击,也给国际能源体系带来了重大影响。冲突爆发以来,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能源禁运和能源限价,欧洲在经受价格高企等暂时性困难的同时,正加速将俄罗斯排除在其能源供应体系之外,摆脱对俄能源依赖。西方的制裁使俄罗斯失去了从美欧获取大规模能源投资和先进能源技术的可能,能源出口市场相应萎缩。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对安全、价值观等“高位政治”的关注正迅速压倒对经济联系、市场供应等“低位政治”的考量,国际能源供应链的断裂重组将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产生复杂深刻的影响。

    关 键 词:乌克兰危机  俄乌冲突  国际能源  供应链  战略影响  俄罗斯

    作者简介:冯玉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上海邮编:200433);张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邮编:1000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与对外政策研究”(编号:21BGJ001)、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规划课题“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与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编号:2021-N02)

 


大国海外港口支点战略及模式选择

    内容提要:回顾主要大国的崛起历程可见,大国普遍认识到海外港口支点战略重要性,以海外港口为支点推进国家对外战略。大国海外港口支点战略目标,主要是海上通道和资源能源安全保障、国际产业布局、海外市场开拓和地缘影响拓展。在战略推进中,港航产业链上的民间主体与国家协同配合作用突出。从模式看,大国海外港口支点经营的主流模式已从殖民式、霸权式转为项目合作式,该模式往往以对外经济影响力带动综合地缘影响力的提升。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下一个十年,“海丝”港口合作应进一步升级顶层设计、细化战略目标、激发民间潜能。

    关 键 词:海外港口支点  战略  民间主体  合作模式  海上丝绸之路  港航产业链

    作者简介:王旭,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北京 邮编: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权力变迁视域下美英对二战后世界海洋秩序的塑造研究”(编号:20BGJ046)

 


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规则”

    内容提要:现代意义的海上封锁是一种经数百年演变而来的制度,其相关国家实践肇始于大航海时代,并随着军事科技及应用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目前认知的“国际规则”。关于海上封锁,尚不存在“公约”之类条约法,其仍主要由习惯国际法调整。从实践历史来看,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案例占绝大多数,而涉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海上封锁案例较少,且自二战结束迄今更少有广为认可的具有实效性的“合法”先例。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适用“海上封锁法”的首要关键是解决交战团体的承认问题,亦当遵守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的相关封锁“规则”,尤其是“日内瓦四公约”所确立的国际人道法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皆系“平时法”,在“战时”对于交战各方而言将被海上武装冲突法取代,“封锁区”及周边相关海、空域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与民航空管安排亦难免受到影响。

    关 键 词:海上封锁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圣雷莫手册  奥本海国际法  日内瓦四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作者简介:曹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邮编:100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外国防空识别区现行规则研究”(编号:21FGJB015)

 


日本海洋军事战略动向及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

张晓磊

    内容提要:海权国和陆权国的海洋军事战略一直处于演化进程之中,区域拒止、制海、战力投射等战略手段开始出现相互融合的态势。扩大兵力投射范围、加强进攻性打击能力成为日本海洋军事战略的演进方向。战后特别是冷战末期到2018年出台新的《防卫计划大纲》之前,日本海洋军事战略总体上聚焦于区域拒止和制海两个维度。2022年12月出台新版“安保三文件”之后,日本海洋军事战略向增强战力投射维度扩展的方向基本明确。“反击能力”作为新变量将加快日本海洋军事战略朝着区域拒止、制海与战力投射三位一体的融合方向发展,还将推动日本加速拓展多元化海洋军事战术体系,并以应对台海突发事态作为日本发展海上进攻性打击能力的首要战略目标。日本海洋军事战略的扩张性倾向,将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健康发展形成多重冲击。

    关 键 词:日本海洋军事战略  反击能力  安保三文件  中日安全关系  国家安全战略

    作者简介:张晓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邮编:100007)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后安倍时代日本政治与政局变动研究”(编号:2021RBSB01)

 


美日跨领域防卫合作评估:战略考量与现实挑战

王竞超

    内容提要:近年来亚太安全局势波诡云谲,大国摩擦趋于激烈。在此背景下,美日意图融合陆、海、空等传统领域与太空、网络、电磁频谱等新领域,大力推进跨领域防卫合作。两国以上合作动向蕴含着多重战略考量:赋予美日同盟新的战略意涵,强化其遏制能力与应对能力;多维度重塑美日印太安全合作体系,强化对中俄战略威慑能力;日本欲借与美合作构建自身跨领域防卫体系。美日合作也面临着制度、法理、经济等多层面挑战。在中美博弈趋于长期化、美日军事一体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未来美日跨领域协同防卫合作将会继续发展,并将对中国周边、亚太乃至世界安全局势造成明显冲击。

    关 键 词:跨领域防卫合作  安全合作  美日同盟  印太战略  太空  网络  电磁频谱

    作者简介:王竞超,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邮编: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印太战略视域下日本海上通道安保政策及中国对策研究”(编号:18BGJ073)、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专项课题“美日跨领域防卫合作评估:发展趋势、战略考量与现实挑战”(编号:SJSC-2022-13)

 


地缘政治变局与澳大利亚南极政策新动向解析

郑英琴

    内容提要: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以及对外部战略环境的认知影响着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这也体现在涉澳大利亚核心利益的南极事务上。作为南极的地理临近国、主权声索国以及重要参与国,澳大利亚在南极国际事务中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随着近年来大国战略竞争态势对澳外交政策的影响不断加深,澳大利亚更多地从地缘政治和战略竞争的视角看待南极事务。澳大利亚将南极国际治理与全球地缘政治变革相关联,在延续其南极国家利益、追求南极主权声索权益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南极外交、强化南极能力建设、增强在南大洋的海上存在等路径,试图巩固澳大利亚在南极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澳大利亚的南极政策调整,将对中澳南极合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 键 词:澳大利亚  地缘政治  南极政策  南极国际治理  中澳南极合作

    作者简介:郑英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与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邮编:200233)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国际秩序观研究”(编号:11JZD047)